肝炎知识知多少
发布时间:2016-07-26
2016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,让我们来聊聊肝炎的那些事儿。
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,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。病毒性肝炎型别众多,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甲型肝炎病毒(HAV)、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、丁型肝炎病毒(HDV)、戊型肝炎病毒(HEV)等五种型别。近年来还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(HGV)和输血传播肝炎病毒(TTV)等新型肝炎病毒。
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;乙肝、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,常经血液制品、静脉注射、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。
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(HAV)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,主要经粪——口途径传播,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末经煮孰的食物,特别是贝壳类食物,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。
旅行途中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,餐前便后勤洗手,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,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,特别是贝壳类海产,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。另外,旅行启程前4星期可接种甲肝减毒疫苗,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。
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,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,肝功能检查正常,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。HBsAg携带者分为三类:1、患过乙肝而本人全然不知,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。2、健康携带者,多次肝功能检查均正常,无任何症状体征,甚至肝活检也未见病理损害。3、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。
乙肝疫苗接种按0、1、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针,即首针接种后,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。新生儿接乙肝疫苗,第一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,第二针接种时间是在新生儿满1个月时,第三针是在新生儿满6个月时接种。
目前乙肝疫苗的重点接种对象为:新生儿、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、医务人员、青少年、其它高危人群中HBV易感者。
1 及时就医、隔离治疗;
2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;
3 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消毒和病家访视工作;
4 健康家庭成员接种肝炎疫苗,防止继发感染;
5 慢性肝炎病人应积极保肝和抗病毒治疗,定期随访,不盲目相信“转阴药”;
6 一旦发病及时就医。
公共卫生科